|
朱称俊的中国山水画 |
发布时间:2012-7-9 13:30:55 浏览次数:996 |
|
在美国和丁绍光齐名的中国山水画家朱称俊的一幅力作7月7日在北京中都国际夏季艺术精品拍卖会上,以150万元的高价成交,让人瞩目。
《枫林》 很久以前就知道老朱,很多人都说他的作品有传统、有创新、有个性、有大家风范。在北京这个有着60万画家聚会的城市里,老朱真的就那么出类拔萃吗? 再后来,听说老朱、丁绍光等3人在2009年美国第32届国会上被授予世界著名艺术家的称号,这位在美国和丁绍光齐名的中国山水画家为什么放弃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国创业呢?老朱多次面对国内外媒体这样回答:“中国画家必须有他发展的土壤和文化底蕴,必须先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髓,再以溶合现代社会的节奏和人文,从而创作出符合当代社会的新作品。”这更引起了我的兴趣。 终于有幸在北京与老朱相聚,看着朱老的画册以及他挂在墙上的作品,记者惊呆了,那种集合了中西方文化之美的气息与画的纯朴天然,以一种心灵碰撞的方式传达给了观者,让人仿佛“画中游”。这次聚会中,北京古陶瓷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索宗剑先生这样评价老朱:“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就在像朱称俊这样的画家忘我的创作世界中。” “老朱”是朱称俊在美国时起的画名。在闲聊之时,与朱老师谈起他的画名“老朱”,他豪爽地告诉记者:“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做老朱,就是要告诉大家,老朱就是一普通人,和老王、老李没什么区别,老朱就是把绘画当做生命,在艺术长河中不断创新的跋涉者。” 出国前 老朱早已是全国知名 八十年代末,在一次江苏中年专业画家作品进京展出时,正是由于老朱传统笔墨功力的突出和他对江南山水独到的颖悟,才被当时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刘玉山先生慧眼识珠,称他的画“笔墨洒脱,很有江南情思”,当即决定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朱称俊山水画集” ,并为他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著名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也予以好评,欣然为之题写了画集书名。 作为一代大师林散之的学生,老朱当之无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告诉记者:“当年求学之时,林散之老师常教导我,作为画家不仅要会画画,还要有全面的修养:渊博诗文、书法、历史、文学史、美术理论乃至篆刻等。还得明白各种流派的特点,甚至还要熟读野史、民间小说。” 在与记者交谈中,老朱从庄子、老子、孔子,谈到道学、儒学,他博闻强记,让人深感其对中国文化精髓的理解,这些都是构成中华传承文化的基础,都是中华文化的底蕴,这激发出他对中华文化的激情,从而在他的作品中显露出他自己独特的领悟。因此,他的作品个性突出,霸气十足,处处展现着一个画家通过画作所描绘出来的精神境界。 在国外 老朱仍坚持传统创作 1991年,46岁的老朱告别了妻儿,受中芬友协的邀请,去芬兰、西班牙等国讲学,辗转来到美国,最后在洛杉矶定居下来。他在国外这陌生的环境里艰难奋斗,真正体验了生存的疾苦,经历了画家——搬运工——商人——画家——艺术家这样一个艰辛的奋斗过程。 “人至落拓寻知己,诗到牢骚见真情”。正是因为历经了无数磨难,才让现在的老朱每次作画都全身心地进入到忘我的境界。 上世纪九十年代,洛杉矶的华人有几十万,但对中国文化的艺术欣赏水平并不高。就中国画艺术来讲,纯艺术的水墨画的技法是不能被接受的,更不要谈去卖高价了。 所以,当年的老朱出国之后先是打工糊口,受歧视,可谓处处碰壁,尝尽了生活的艰辛。有些人为了能卖出画去,就改变自己所有的特长,迎合买家的意图,直至把自己迷失。老朱宁可选择暂时的贫困,也不让自己走上那条路。既然画卖不出去,而又不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生存。他说:“我不卖画了。没有生活费就去打工。我是一个画家,我不能把自己的个性卖掉,把自己的未来卖掉。” 从此,他就将画笔收起,到处找工打,从最苦的搬运工做起。像许多漂在国外的人一样,老朱打工挣钱,慢慢做起了生意。拼命忙碌几年之后,老朱在美国有了自己的产业,过着富足的生活。 虽身处困境,但他没有让意志沉沦,磨练着自己的心智的同时,更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中国画的意义。十多年的国外坎坷的生活经历,也使他扩大了眼界,开阔了视野,在物质生活非常好的情况下,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水墨画的创作之中。 也正因为老朱是个顽固不化的人,更让他坚持了自己的个性。在美国为了生存,他有两年没有画画;后来,生活有了改善开了公司,有客户慕名要来买画,老朱此时已不靠卖画为生了。为了对自己的创作负责,他非常直率地回答:“我现在不卖画,不想让自己的画沾满铜臭味。” 在艺术界利欲充斥的大环境中,老朱始终保持淡泊明志的心态。 如今的老朱,在别人眼里,已是漂泊在外的一个成功典范,开始进入到他绘画生涯的顶点。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生意,只身回国,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 “游心之所在”,是他独辟的灵境,创作的意象。他的写实之作,不喜欢单纯地描摹自然,无论是画稿或创作及其纵横挥洒的线条、色彩都是从实际感受得来的。用意去画,凭悟去作,心悟手从,概括、提炼而形诸笔底。在一辈老画家中,他是比较新派、追求现代感的。尤其是他的山水,全然没有古人那种幽居深山、悲悯人生的境界,他追求的是一种现代的感觉、现代的生活题材和现代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他说,继承国画传统是继承一种绘画精神,一种与时代同步、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活泼的精神。艺术要突破传统,有所悟有所创新,才能永葆艺术生命。 老朱说: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表现方法都是中国哲学思想及美学思想的艺术体现,它只能深深植根在中华民族深厚肥沃的文化土壤当中才能源远流长,气象万千。 再回来 担心现代中国画发展 老朱带回国内的100多幅国画中,让中国艺术界的人们发现:他的山水画最终形成了雄浑博大、意象深邃、构图奇崛的自家风范。尤其是对“泼水”以墨破色、以色破墨、水乳交融的突破更赢得了画界的高度赞誉。他的作品如《赤石岩古堡》、《长堤街头之晨》、《湖边》、《丹麦城所见》等,始终有一种清新明朗、生机蓬勃的力量,情和景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为了表达这种时代感,他在笔墨、构成和色彩等方面进行了艰苦的艺术探索,以达到笔墨酣畅淋漓,用色大胆,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墨相交,融合浑一。他的作品在日本连续3年获世界水墨画大奖,自然不是偶然的。 老朱说:“自己对自己负责,对艺术负责,对社会负责,能做到这3点的画家已经是非常不易了。还得有时间,有心境,有悟性,才能出真正的作品。”纵观中国画现状,画坛上“大师”一词十分时髦。一些媒体常常用“大师”一词来标榜某些有成就的画家。但目前社会上自称为大师的都没有得到公认。 大师是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艺术个性十分强烈,有独特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其技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突破和创新,并被后人广泛应用。这样能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才可以称之为大师,一个时期要产生大师级的画家恐怕寥寥无几。比如“扬州八怪”,当时并未被承认而是历史所肯定的宗师。 大师都有很高的画外修养。从历史上看,真正的绘画大师除了谙熟传统绘画程式并能以之熟练地创作画外,他们还有渊博诗文、书法、历史、文学、美术理论乃至篆刻等知识,都是学者型的大家。 而当代中国画的现状是:好大喜功,伪传统,假风雅,伪现代。 画面尺幅求大,表面上看,是因为展览和市场(画价以平尺计)的原因,实质是时代浮躁在国画上的反映,片面求大,追求所谓的展厅视觉效果,而画的质量却不能等而同之。古人画论上讲,追求“笔墨精微”,如不知笔意为何物者,又如何追求“笔墨精微”的境界? 喜功,近利,燥急,有品质的画家已是稀缺。 画画,归根结底还是由人的品质决定。文化的普遍缺失,对传统文化理解的肤浅,对生活关注的不够,使画人普遍缺碘少钙。没有了文化,便有了充斥于市场的行画和没文化的“文人”画。 所谓文化,和学历无关,和书袋子无关,和读书有关,和人生阅历有关。 阅尽繁华,历尽沧桑,心有所感,心有所悟,笔下自然有物。 中国画的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写意。写意,写物之意态神韵也,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恽南田,他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他曾说:“宋人谓能到古人不用心处,又曰写意画。两语最微,而又最能误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用意,乃为写意。”国画的写意精神,在当代很多画家那里行将沦丧殆尽。 老朱非常担心现在的年轻画家。因为他们没有把中国画的传统保留, 传统与当代,是互为生息的,离开传统的当代,是无法诠释中国画内涵的。 中国画作为中国历史流传下来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包含着中国人所特有精神和修养。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不仅从画中得到心灵的感受,同时还有艺术丰富生活的强烈冲击。 中国画 出路仅在老朱创作中 老朱创作态度认真至极:能静心做事,有修养,在画里画外的细节中都表达着中国文化。 老朱说:“好的作品不是画出来的,是在绘画的忘我境界中碰撞出来的,是在必然性中体现出来的偶然性结果。”因此,老朱每次创作都会连画几幅同样题材的作品,以求完善作品。 老朱作为一代大师林散之的学生,写字、作画功底自然了不得。老朱创作的认真态度常被人称赞。老朱写字时必会喝上2两白酒,这样他才会在一种热血澎湃的状态中,写出他书法独特的味道,心神合一,妙笔生花。但老朱在作画时却更追求心静、一丝不苟。一次,老朱作画至深夜,依然笔耕不止,老朱的夫人看着心痛,给他端上一杯茶水,因为自己的创作被打断,创作状态无法找回,老朱愤怒地把价值昂贵的紫砂壶摔得粉碎。事情过去之后,老朱向夫人道歉,但作品是回不来了。 老朱认为:画,表达的是自己心里对山水的认识。眼高手低是最佳状态,对自己的画不满意,并能发现其中有哪些缺点,才能有所追求,有所提高。不完美的画才是最好的,有感情,有生命,才有可能自我完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界,完美不是有感情的东西,完美是经过设计才能产生的。 老朱擅长水墨,兼通书法、篆刻。他的山水画,线条畅逸而不浮泛,墨色姿纵但不轻飘。以传统功力作底基,注入现代人对生活与大自然的深情。线、墨、色只是传导情感、营造意境的借用物,作画时从未想着哪家哪法,横涂竖抹,左右铺排,尽兴为之。旅美期间,画风略有改变。他画教堂,画现代化的街道,画异国僻静的山景、森林、别墅,画面上跳动着现代社会的节奏。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仍然深深地埋藏着文人画的情怀。老朱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或联展,均引起轰动。现已出版《老朱画集》等多种著作。多年来,他在美国洛杉矶等城市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美艺术交流,多方位地展示华人画家的实力和中华书画的魅力, 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馆、艺术单位以及个人收藏。 从老朱反映西文社会的作品,如“中国城”、“洛杉矶之夜”中可以看出,老朱在真诚地学习西方绘画语言、技法与观念、理念的同时,对中国笔墨精神也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体味。于是,从老朱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开放与自由的格局,一种积极而豪迈的气度,它没有尖刻的拒绝,也没有躁动的妄断,更没有不切实际的肤浅。这些则以美国的地貌环境、风土人情为题,从而衍生出中国水墨表现的新疆域。老朱在回国后创作的作品中,更流露出其个人创作所展现出的机敏和睿智,由此也充分地体现出其个人风格相对广泛的适应度。 艺术圈 好评如潮鼓励不间断 艺术的圈内在谈论老朱时,总是好评如潮。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老朱在八十年代已经是江苏很有名的画家,而且人民美术出版社当时就出版了他的专集。他不仅在江苏,在全国也是很有名气的。他在国外十多年也培养了很多外国学生,如秋麦先生曾在中国举办的外国人中华才艺大赛中取得书法艺术第一名……他的画画的很好。他的笔墨功力、他对中国画的修养都是杰出的,也是值得我们称道和学习的。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 老朱先生的山水画有相当水准,更可贵的是他在国外十几年中,不像一般海外画家,会受到各种艺术流派和国外环境的影响变得“面目全非”,而失去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根本。而朱先生却仍然以中国山水画的笔法,在进行研究、探索。并接受欧美各个画种、各个流派的艺术滋养,使他的山水画更为丰富,更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在用笔、用墨和构图章法上都体现出非常现代化的时代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国内的画家学习的。 奚静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我看老朱的作品非常率真、朴实、执著,有一种人文的内涵。在不同的环境中仍然执着的坚守着自己艺术的一片净土,是一个很特殊的画家。看他的画,让人感到有一种共鸣,是一种“现代的表现主义国画”。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学院教授) 老朱的画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大气”;二是坚持中国画的传统。他出国前就非常有名,我们也是老朋友了。在美国这种艰苦的创作条件下坚持创作,我很敬佩也很感动。他的画有独立的风格和较高的格调。 满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常务副院长) 老朱的画非常精彩,国内画家能达到老朱这种境界的很少。他坚持上山写生,多年来来仍保持中国画的原汁原味,是和他有很深的修养、底蕴,加上对艺术的追求分不开的。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老朱的山水画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功夫深,笔墨非常好。对客观物体的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是“原质”的中国画。这在中国画界是很少见的。 吕品田(中国医术研究院《美术观察》主编) 老朱的画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非常纯净、朴实、感人、绵长而厚重。他把中国画的笔墨从“程式化”里解脱出来,用潇洒的笔墨来表达现实的客观世界。这种跳荡就是“现代感”。把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用传统的笔墨和灵感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刘普生(人民美术出版社设计艺术编辑室主任) 我与老朱相识已有十七八年之久了,从他的第一本画册《朱称俊山水画集》在人美出版,作为责任编辑我认识了老朱和他的画。身为旅美的中国画家,老朱在保持中国传统水墨精神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用新的表现方法表现异国景物。在这次画展的广告牌、画册的宣传上我选用了他的新作《中国城》,我认为这是他在用传统手法表现现代题材的尝试中,较成功的一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注入了更多的抽象元素,更具时代精神。我认为这应该是老朱在今后艺术创作中的探索方向,这样走下去定会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老朱来北京已经近一年,他的许多朋友还不知道他就在北京,老朱正在蕴酿着自己创作的最佳状态,出更好的作品,展示给世人。我们热情地期待着老朱艺术世界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短短数千字的文章很难表达老朱的艺术和人生,我们将不断地把老朱的艺术、画作、故事讲给读者来听。(庞龙 赵静) (记者结稿时, 在北京天伦王朝大酒店举行的中都国际夏季艺术精品拍卖会上,朱称俊的一幅力作以150万元成交,创造了老朱在拍卖会上的成交最高记录。另外,5幅作品被河北唐山德顺房地产公司以每平尺4万元的高价购得。) |
上一篇:
新西兰总理会晤咔哇熊高层,盛赞咔哇熊在华发展
下一篇:
这是109试
|
|
|
联系我们 |
|
湖北品牌网编辑部 客服QQ:840573529 业务咨询电话:010-52487360 QQ:593634808 投稿、投诉邮箱:lucky.27@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