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迈点网看到一篇题为《学习高铁好榜样》的文章,作者剖析行业内外,直击中国酒店服务业之弊,入木三分。其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给人的印象尤其深刻,“……反观中国的高端酒店业,政府给予高重视,股东给予高投入,员工给予高期待,20多年辛苦换来的却是: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攻城掠地、凯歌高奏,中国酒店管理业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慷慨激昂的几句话,把当下中国酒店管理业之状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作者“恨铁不成钢”之殇更是溢于言表……此文引起诸多读者的共鸣,网友纷纷留言,怒中国酒店管理业的“不争”。
中国酒店管理业的“溃败”着实让人愤慨。
目前,国内高端酒店管理集团尚在发展初级阶段,一个集团管理酒店的规模最多不过20余家,规模小、网络差,国际客源乏善可陈。这也不假。
然而,在看到自身不足的同时,我们也要给自己长点志气。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其实中国民族酒店品牌并不是那般“不成器”,开元等本土酒店品牌正在国人期待中崛起。国际酒店集团加速了在华扩张的速度,民族高端酒店品牌也不甘示弱,意欲加速抢占国内市场。例如,一向只活跃于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成长速度并不快的开元酒店集团,最近开始频频发力。近日,其在一周内顺利签下三家五星级酒店的委托管理合同,为其酒店版图再添3家五星酒店。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入境游人数锐减,入境游的发展速度远不及国内游和出境游的增速。加上人民币升值,周边国家已经大大分流了向往东方文化的欧美客源,国内一线城市国际酒店普遍面临入境客源不足的问题。而高端酒店客源结构性的变化对于内外资酒店的影响巨大。如果内宾多,民族品牌酒店在服务、创新上更有贴近性,更有竞争力……国内酒店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深圳,至少50%的客源是中国国内客人。”广州某酒店总经理在采访中对记者称。民族品牌酒店更乐观,“目前在广州市场上,除了两届广交会期间,五星级酒店的客源中有80%是来自国内。”广州某酒店负责人说。
业内一资深酒店人士认为,在酒店管理方面,“学生”超越“老师”几成事实。“过去20多年,中国的酒店管理者已经充分吸收了国际酒店管理的先进经验,本土职业经理人队伍已经成熟。在软件方面,国内高星级饭店与外资几乎不相上下,在以国内客源为主的酒店中尤是如此。”
如今,高星级酒店大部分是国内客源,国际酒店的营销渠道优势已经丧失。与此同时,国际酒店集团在酒店用品集团采购方面的优势不在。随着酒店用品市场逐步被“中国制造”抢占,中国本土酒店在采购成本方面已经占据优势。客源不足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变局已经影响到了国际酒店集团在华的优势地位。业内人士预言“民族酒店品牌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是不是“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五星级酒店客源结构性改变确实为国内民族高端酒店品牌创造了生存的土壤,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酒店品牌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酒店业一定会出现世界顶级品牌,最终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