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一方乐土 扮靓美好家园
——清水县城镇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综述
特约记者 朱建峰

(执法队员正在于沿街门店店主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盛夏时节,漫步清水街头,人们总会发现:绿树成荫的街道十分整洁、美丽、规范,街道上的果皮纸屑和占道经营现象明显减少,乱摆摊点、乱停车辆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随意张贴在大街小巷的“牛皮癣”也不再“热闹”……
这样的发现,让人们产生一种共同的感受:清水这座宜居宜业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正在自己眼前悄然兴起,这样的城市越住越舒服。这样的感受来自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今年以来,特别是清水县第三节轩辕文化旅游节筹备工作开始后,县城管综合执法部门秉承“把艰苦的城管重担留给自己,将优美的人居环境献给市民”的理念,大胆突破,攻坚克难,亲民执法,便民服务,使该县城市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日常化的管理轨道,县城“脏、乱、差、挤”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市民文明卫生意识明显增强,受到省内外来宾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执法队员正在批评教育违规拉沙车主)
内强素质树形象
该县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注重在执法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在执法队伍中推行了“亮证执法”、“文明执法”、“阳光执法”等工作机制,并教育和要求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不乱收费、乱罚款。对于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或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严格推行回避制度。各执法队员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主动遵循法律法规和工作纪律规定。同时,将执法人员全部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严格执行“人定路、路定标、标定责”的巡检考核标准,实行动态管理和月考评制度,购置了电脑等办公设备并优化了办公环境,在业务学习上坚持“一服务、二教育、三管理、四处罚”的工作要求,全力塑造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新形象。

宣传造势壮声威
该县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以提高市民素质为切入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做到事前宣传引导、事中说服教育、事后跟踪服务。针对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向沿街门店散发“城镇管理温馨提示卡”1000份,着力规范固定门店倚门设摊等违法行为;针对流动、零散摊点占路为市的问题,向经营者散发“归市通知书”200份,积极督促其入市经营;针对城区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方面存在的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张贴“集中整治通告”50份,变事后处理为提前预防;针对“城中村”农民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的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严禁在城区道路上打场晒粮、堆放杂物的通告”150份,有效遏制了此类现象的发生;针对重点路段管理秩序混乱的问题,在西关什字、工会和粮食局门口设置三个固定执勤点,并在每个点安排两名队员进行全天执勤,规范了经营秩序;在县电视台开设城管专栏,在大力宣传城管法律法规的同时,对执法管理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和现象进行公开曝光,架起了执法人员与被管理对象之间的连心桥。

(执法队员正在清理乱停乱放的车辆)
秉公执法纠违章
该县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以创建省级文明县为目标,全体执法人员充分发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采取提前上班、错时值班、轮流倒班等措施,集中整治成效显著。坚持每天对店外经营行为进行持续整顿,对长期占道摆卖的9户蔬菜、水果店依法予以取缔,有效地规范了固定门店的经营行为;对城区的零散摊点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取缔了杨家林市场外围等重点路段占道摆卖的116个零散摊点,确保上下班期间道路畅通;对学校周边乱摆乱卖的流动摊点进行了彻底清理整顿,共取缔小吃、玩具等各类摊点65个,为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采取白天巡回检查、重点监控,夜间蹲点守候、严防死守的方法,对21起乱倒垃圾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使城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采取分段包干、协同作战的方法,对城区公共设施上的“牛皮癣”进行了彻底清理,累计清洗、粉刷各类违法“小广告”1万多处1200多平米,美化了城区环境。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清水县城管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必将在这方热土上,仗剑护法,惩劣治顽,为打造天水生态旅游后花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干净整洁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