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参与”东湖2016全国青年雕塑邀请展11月18日启幕
让雕塑融汇生活的美好与感悟,让艺术折射城市的精神与活力。11月18日,华侨城再次为武汉带来一场感官盛宴——新视觉艺术节之 “多元参与”东湖2016全国青年雕塑邀请展正式启幕,新晋12强雕塑添色东湖北岸,妆点艺术江城。
大师之作互动开场 童真描绘鱼跃东湖
“新视觉艺术节:多元参与—东湖2016全国青年雕塑邀请展”由深圳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主办,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孙振华担任策展人,全国知名艺术大师傅中望、隋建国、霍波洋、杨剑平共同担任专家评审。面向全国征集而来的607件青年雕塑家的优秀作品,历经五个月专家评审和大众评审的共同检验,最终遴选出12件雕塑作品,放大落成于华侨城生态艺术公园,在开幕式当天正式面向大众,成为东湖和武汉永久的艺术记忆。
12件雕塑作品(部分)沿湖岸线落户生态艺术公园
本届邀请展佳作层出不穷,开幕式同样亮点纷呈。开幕式以著名雕塑家傅中望的互动装置作品《全民互动》开场,该作品在号称“全球当代艺术的风向标”的第55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取得非常好的现场互动效果。这件作品所表达的正是本届邀请展“多元参与”的主题,让互动与参与也成为艺术创作的过程。
创意开场秀《全民互动》,用行为艺术演绎雕塑之美
华侨城领导及嘉宾代表发言致辞(左一为武汉华侨城副总经理丁未明,右上为展览艺术总监、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中望,右下为策展人孙振华)
开幕式当天,本次雕塑展之“大小艺术家 我们爱涂鸦”活动胜出的10强小朋友现场进行陶瓷彩绘鱼的创作,将孩子的稚趣童真幻想跃然鱼上。这些天马行空的彩绘陶瓷鱼烧制成型后,未来将上岸栖息于华侨城社区内,与本次雕塑展脱颖而出的12强雕塑作品交相辉映。 大小艺术家的灵感碰撞,充沛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华侨城通过系列的活动策划,推动着多元参与下公共艺术的蓬勃发展。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更是艺术未来的希望
艺术家参观小朋友们的作品,并给予指导和鼓励艺术家参观小朋友们的作品,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载艺术旅程 为公共艺术培育土壤
“东湖全国青年雕塑邀请展”已成功举办四届,基于此赛事,数名青年雕塑家呈现了他们的艺术观点;本届展览揭幕后,已有41座满载创意和灵感的雕塑落户东湖,融入武汉人的生活。从2013年的“筑梦时间”,到2014年的“透视之眼”,到2015年的“系统穿越”,这个为青年与艺术未来发声的平台,留下了众多名家之名,为武汉提供了艺术的土壤,也鼓励着青年艺术家的发芽成长。
筑梦时间——东湖2013全国青年雕塑家邀请赛暨优秀作品展落成大样雕塑《坐看风景》
新视觉艺术节:透视之眼——东湖2014青年雕塑家邀请赛落成大样雕塑《发光的梦想》
新视觉艺术节2015——系统穿越 东湖青年雕塑家邀请赛落成大样雕塑《新石器时代》
2016年6月底,本届邀请展面向全国征稿,全国八大美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协雕塑委员会、湖北美术馆、华美术馆等众多学术和专业机构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为“东湖雕塑展”这一品牌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调动了全国最有实力的一大批青年雕塑艺术家积极投入,3周时间里征集到607件作品,作者包括来自国内各美术院校的教授、教师,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台湾,法国、白俄罗斯、韩国等地的艺术家,集中体现了当下青年雕塑艺术家的整体面貌。
7月14日,评委们秉持公平、公正、合理、择优的原则经过层层筛选,逐步选优,评委们反复讨论,才最终确定了30件入围作品名单。9月14日,30件入围作品小样进驻武汉最繁华的商圈——武汉国际广场,线下展厅与线上艺术馆同步启动,接受所有市民投票。9月30日,结合大众评审与专家评审的意见,12件胜出雕塑作品最终落定。
武汉国际广场线下展厅
本届邀请展“多元参与”的主旨不仅体现在参赛作品的多样性,更体现在对大众参与的积极引导。四年来,为引导大众参与艺术进程,推动城市公共艺术普及发展,华侨城每一年都在做着新的尝试:从首次加入大众评审环节,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景观与人文建设;再到开辟线上投票专区,让更多的人参与和理解艺术;再到今年更进一步,直接让30强作品走入武汉最繁华商圈,全城征集小小艺术家共筑东湖雕塑,华侨城一直通过坚持与积累,扩大着艺术与公众的接触面,唤起公众对艺术的关注与兴趣,推动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共生共荣。
探讨“参与式艺术” 关注社会百态
开幕式后,一场艺术论坛继续对公共艺术做着深入探讨。论坛集中探讨参与式艺术这一艺术现象。参与式艺术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出现,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一种重要趋势,它是一种强调艺术介入社会,介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社群参与、对话和沟通为核心,注重艺术创作的过程性以及艺术家与民众的合作互动的艺术创作。参与式艺术家往往和公共艺术相结合,让艺术正视、面对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反映出强烈的人文情怀。
国内知名的社会学家、美术批评家以及文化学者等,在一场多元跨界中合力探讨“参与式艺术”的新现象
近年来,中国许多美术院校的师生不约而同地各地开始了参与式艺术的活动。目前,国内理论界、批评界对这种新的艺术现象尚未集中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梳理和研究。本次以参与式艺术为主题的研讨会是中国针对这一新的艺术现象所举行的首次专题学术研讨活动。现场多位学术界大咖将为参与式艺术发声,探讨这一艺术形式。
四位学者代表在论坛上发表以“参与式艺术”为主题的演讲(左上为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中心研究员周彦华,右上为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左下为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王志刚,右下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主任胡泉纯)
评议人团队对演讲进行深刻而犀利的分析与点评
本次论坛同样呼应着2016年“多元参与”东湖2016全国青年雕塑邀请展的活动主旨,不论是从形式、内容还是思想的多重维度都在重新构建公共雕塑的时代精神,多元和参与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形式,也是艺术介入城市发展,影响大众生活的新态度。
人文点亮生活 共建城市未来版图
在武汉,华侨城用厚重的人文笔墨,浸润着这座崛起之城,从文化旅游的高调挺进到文化艺术的低调根植,七年间,华侨城用点点滴滴的积累,实现对一批又一批青年艺术家的扶持,实现推动公众对艺术的理解和参与,实现承载城市精神的雕塑群的完美落成。更难能可贵的是,利用在文化领域强大运营能力,华侨城提升着这座城市公共艺术的水准,推动着城市文化向更高的方向迈进。
时至今日,人们追求的理想城市不再只是提供丰富物质的钢筋水泥围城,而是能够承载思想和文化的诗意栖居地。华侨城以城市合伙人的责任之心,为城市地域和精神版图的共同建设,做着真诚的努力。 正如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中望所说:“我们相信,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才是艺术最大的亮点,这里的每一个创意、每一段想象,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公共艺术希望借助这片开放、包容的土壤,从华侨城开始,从‘雕塑’开始,最终让城市与艺术同生共长。”
现场授予12强艺术家获奖证书,一路历程终将收获于喜悦
一场场高规格的艺术文化活动,一段段敢为人先的精神之旅,华侨城让艺术不仅成为持之以恒的坚守,成为星火燎原的梦想,更成为这座城市无法抹去的内涵气质和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华侨城造梦武汉的宏伟创想,正与这座城市一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