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生态行业研讨会在内蒙召开
作为拱卫华北平原重要的“生态长城”中的核心地段,内蒙古包头市北部的大青山南麓经过天龙生态12年的生态修复建设,已实现生态修复6万亩,绿化面积超过70%,重现往日的青山绿水生态和谐。9月28日,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巡视员丁付林、环保部生态司综合处处长陈和东、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副巡视员李树平、包头市副市长安润生、包头市林业局局长王秀莲、中国环境报社社长杨明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中国绿色时报副总编张连友、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秘书长钱能志、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建国、国土绿化杂志社主编胡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生态学会博士生导师陈利顶等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以及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十数家主流媒体的记者,一同对大青山生态修复项目进行了实地探访。
在随后举办的“绿色之梦天龙之梦”——天龙生态行业研讨会上,内蒙古天龙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贵明、总工程师张英杰向与会的专家学者深入介绍了天龙生态对大青山修复的实践,与会嘉宾针对这一项目就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政府和企业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天龙生态作为该项目的实施者,连续12年投身大青山生态修复,被与会专家亲切地称为“生态愚公”。
科技创新助“愚公绿山”
大青山南麓山脉连接河套与华北平原,是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该段山脉近几十年来破坏严重,生态功能极其脆弱。多年来的生态持续恶化,导致这段名为大青山的山脉俨然成了一座寸草不生的“荒岭”。自2001年起,天龙生态在当地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这片干旱荒山的生态治理。“不论是从地质情况、环境状况,还是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来看,恢复大青山的生态环境都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副巡视员李树平这样介绍当时的情况。
面对石山种树的生态治理难题,天龙生态在治山造林过程中坚持科技创新,通过不断科研实践逐渐取得突破。崔贵明介绍,天龙生态已经总结出由“超旱生林木”、“循环节水技术”和“天龙八步种植法”组成的生态修复体系,经过这一整套修复体系种植的超旱生林木成活率高达95%,比普通的林木和植树方法高 3倍。与此同时,维护成本仅为传统绿化的10%,每亩林地每年至少节约10吨用水量。
通过创新技术体系,天龙生态已经使原本荒芜一片的大青山南麓山脉绿化面积超过70%,使得大青山逐渐恢复了本来面貌。记者了解到,12年来天龙生态专注于这座荒山的治理,依靠企业自身投入项目近6亿多元,修复荒山6万多亩,造林300多万株,建设了9座节水循环水库,铺设滴灌达3000多公里。 “单单是铺设的滴灌管道,接起来能够从包头一直铺到深圳”。
“造林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劳动,”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高度肯定了天龙生态的生态治理实践,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当地植被结构的研究,提议天龙生态以“草为主,灌为辅,明星是乔木”的修复战略,在实施中实现与经济、景观等方面的深入联合。
向绿色发展要“共同富裕”
研讨会上,包头市副市长安润生、包头市林业局长王秀莲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包头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于落实自治区政府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将自治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战略目标的规划。
“种树不能靠国家、靠小家,要靠市场、靠大家,”崔贵明介绍,天龙生态在整个生态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始终秉承“绿色与发展双赢”的理念,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市场发展体系,目前仅超旱生林木的培育和推广一项业务,每年就能实现1亿多的营收,使得企业走上了向生态中要效益、向绿色中要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与此同时,天龙生态积极投身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天龙生态对周边的农民用工近20多万人次,使其从种地的农民转为产业工人,还出资为周边中老年村民一次性办理了终身养老保险,下一步还将“引进规模化新兴生态产业,实现企业和农民一起发展”,调动更多的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到绿色生态治理的事业中来。
“绿色的梦,再小也精彩。”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巡视员丁付林等与会嘉宾高度肯定了天龙生态的生态治理实践,天龙生态研发的生态技术,不仅在有限的环境资源下节约了能源和维护成本,还具有易复制、易推广的技术特点,“希望包头市和天龙生态充分总结生态治理方面的经验,在西北广阔的土地上因地制宜、推广复制,再绿几座山、造几座城,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