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风寸轮回,在国际金价的作用之下,中国金银币市在经历了几年的高潮之后,终于被前者的“高台跳水”拉下了马,也相随其后进入了新一轮调整期,交易市场一片黯淡,但投资者们却议论纷纷,调整期这个时候到来,对于中国币市的长远发展而言,到底是利是弊?
归根结底,金银币的终极属性仍属于金融货币,正因为如此,它不管任何时代,都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这个是不随金银币艺术品属性发生变化的,尽管针对金银币相对于国际金阶的高度依赖性和灵敏度,币市呼唤着金银币艺术品价值得到理性回归,甚至超越金融货币属性,成为决定其价格和升值空间的首要因素,使金银币能跳脱于金价,相对地走出独立行情,但这种理想目标的实现仍需要很大的时间,在当前的调整期市场上,金融货币属性仍然是投资者看中的主要因素,因此,金银币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才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显现。
当然,在牛市之时,这种价格机制也始终存在,并左右着币市发展,但相对调整期而言,它受泡沫因素、炒作、市场氛围等影响较大,溢价较为失实,不易看得清楚。但进入调整期,整个币市人心惶惶,对手中币种进行重新估价,都是建立在料价比的基础上,以北京奥运会纪念币为例,之所以在伦敦奥运会拉动下,该币的市场表现也毫无起色,归结到底,发行量大是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料价比低也同样被广泛诟病。
与此同时,短线炒家因受不住“寒冷”纷纷出局,即使是新品热点面世,泡沫因素也只是短暂作用,很快消散,价格会迅速回归到理性区间。价格机制的杠杆作用日益明显,许多投资者都会待其高升后降价再买。一些抄底买家在进行逢低吸纳之时,也将料价比置于首位。
当然,对于一些老精稀品种而言,价格机制的作用将时间因素也进行了充分考虑,它并不是忽略金银币的艺术品价值,而是将金融价值与艺术价值进行充分衡量,再行定位,当然,相比于前者,后者更难以量化,因此才造成了老精稀品种价格的千变万化。市场价格机制调节作用的日益明显是币市良性发展的一个好兆头。(来源:中国金币 作者:冰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