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证施治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健康管理
有人说,聂文涛的糖尿病技术不是中医技术,是西医技术。聂文涛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特殊效果,完全用现代医学来解释。然而,稍有中医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聂文涛从全方位调整患者健康状态出发,来实现患者的彻底健康,这正是中医学辨证施治的思维模式。而聂文涛糖尿病理论结构更是来自对数千年中医经验的筛选。国家名老中医王耀廷教授对聂文涛的糖尿病研究做了总结性的说明:
1996年,聂文涛注意到中医古代文献中大量关于谷物止消渴的记载。例如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记载多味谷物具有止消渴的作用。清代名医陈士铎在《辨证冰鉴》中更明确记载消渴病人“得食则渴止,饥则渴尤甚”。这些经验与当时糖尿病饮食控制中严格限制谷物的作法有很大区别。我当时主管吉林省中医工作,感到这是一个关系到千百万人生命和健康的大事,值得深入研究。
中华民族有着食用谷物的悠久历史。谷物摄取不足会导致人体处理碳水化合物的能力得不到发挥,最后导致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谷物为主食的年代糖尿病发病率很低。与此同时,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危害也被西方学者关注。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高碳水化物饮食原则。聂文涛对该项研究进行了十多年,直到2008年他发现糖尿病人放开主食后最初血糖升高,而后会逐步回落。人体处理碳水化合物的能力也需要通过学习获得,也不能摆脱生物界用进废退的规律。
在长期临床过程中,聂文涛注意到很多古代中医治疗消渴病的方法非常有效。比如张仲景用白虎加参汤治疗感冒高热之后的消渴。胃中有热,消渴善饥。聂文涛受到启发,使用蒲公英来泻热清火,同样使一些感冒之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得以恢复。对于各种继发原因导致的血糖升高,解除病因,治病求本,经常可以获得满意效果。就我个人的临床体会,这种治疗思路是正确的。
聂文涛对糖尿病人的高消耗体征非常重视,坚信中医消渴理论的正确。2004年末,他告诉我说,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糖素分泌水平普遍增高已经有实际检验数据。2007年,他进一步提出2型糖尿病得病初期是胰高糖素分泌带动了胰岛素分泌,高消耗与低合成之间存在着区别。在我遇到的学生中,如此认真研究学问的非常少见。
任何民族都有适合自己的民族传统。生存习惯是一个民族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尊重中华民族的生存经验。对于数千年来一贯的文献记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照搬国外经验,无视本民族的生存习惯,将会导致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和加重。这些问题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仅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问题,更是涉及到生命和健康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