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形成,必有其产生、发展而存在的背景;如果把熊猫作为一种中国文化象征、抑或是文化图腾,必应有其悠远存在、发展的佐证。那么在赏币之时,再次追溯有关大熊猫的历史、以此思虑由它延伸出的关于物种、文化、精神的种种思考,对生命的认知,是为该币发行、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之一吧。
感人至深的故事,总是来自遥远动人的传说,文化的产生总是来自于深厚的背景之中。熊猫成为和平使者由来已久,由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大熊猫就被赋予很重要的位置出现在外交中。根据日本史料记载,早在685年,武则天曾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毛皮。西方曾有人怀疑这白熊是北极熊,但由于长安距北极甚远,而且皇苑内就有大熊猫,所以有专家猜测这就是大熊猫第一次作为国礼赠送出国。新中国成立后,自1955年起,至今已经有40余只大熊猫生活在美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奥地利、泰国、澳大利亚、墨西哥8个国家的13个动物园。大熊猫不仅担当了特殊的外交使者,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的标志。1961年,联合国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基金会将大熊猫定为会徽,由雅安宝兴县用汉白玉雕制了十余个“大熊猫”运出国门,至今仍安放在该基金会总部和各分部大门前。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3月发行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5盎司银币背面图案为熊猫嬉戏图。币面上,反喷砂的镜面中,一竿竹枝斜出来,竹叶婆娑,山影辽远,光影显现出疑似夜幕的背景;然而,竹叶围裹的是一个温馨之夜——小熊猫躺在妈妈的怀间,无拘无束、亦然快乐的样子,“竹子开花喽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朝向母亲的脸儿,似在和母亲呢喃讨娇:“星星啊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熊猫妈妈上挑的眼帘,显现满含的慈爱和笑意,拿着一枝竹叶,似在逗弄怀里的孩子,又似在准备明天的早餐,“咪咪呀咪咪请你相信,我们没有忘记你,高高的月儿天上挂,明天的早餐在我心里”;一旁的小哥哥自顾一旁逍遥、玩耍,看似对妹妹的矫情不屑一顾,但它相对母女的姿态,显现出“把一切尽收眼底”的关注之情,图案洋溢着欢愉、和谐、温馨的天伦之乐。
据资料,西晋时(1700年前)称大熊猫为驺虞,因为它只吃竹子,不伤害猎食其他动物,古人认为它有“化干戈为玉帛”之意,是一种能与友邻和平共处的“义兽”,故在当时把大熊猫当作和平友好的象征。当两军交战,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时,只要有一方举起“驺虞”旗,战斗会嘎然而之。由此可见从古至今,熊猫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勇敢、正直、平和、忠厚的形象,它充分体现了“和”的精神,这虽是古人赋予熊猫的意义,却与奥林匹克精神不谋而合、一脉相承。由此我们找到了,古人将其作为和平文化象征的原因所在。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古籍和地方志中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大熊猫就是神秘的传奇式的异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肤寒头疼,有人送给他一个画了大熊猫的屏风,果然有避风祛邪,驱鬼神,保吉祥的奇效。白居易十分欣喜,在屏上赋诗《貔屏赞》,借大熊猫需要一个和平安静的环境才能生存,抒发他不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和饥荒。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也记述了其所具有的药用价值。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从这些记载中,可见熊猫被赋予的驱邪、祛病、保吉祥的象征,加之其憨态可掬的形象更有祈福、纳祥之意,因此深得人民的喜爱。
大熊猫在数万年的艰辛选择中,最终落户四川、甘肃、陕西以高山、河谷、原始森林密布的地域。对于我们何其有幸,能见证这一古老物种的华彩、何其有幸和它们共生一块土地;然而目前,大熊猫被联合国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珍稀濒危动物之首,全世界现存活量仅1000余只,“从一个地球上广泛分布的物种,到今天濒临灭绝的境地,反映出环境的变化,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多么的重要。”保护大熊猫的行为,是人文资源、环境意识、价值取向多方面的体现,含纳意义广泛,任重而道远,然而我们必须要做,且要做到,就像我们承诺的那样,“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该币饱含纪念、警醒、责任多种意味,“太阳出来喽喂,照亮我也照亮你,一样的空气我们呼吸,这世界我和你生活在一起”。(供稿:金秋商贸(北京)有限公司 作者: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