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出书网王凯旋与《写作方法与技巧》 |
发布时间:2010-12-7 16:34:38 浏览次数:1436 |
|
写作要不要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我们不妨先看看古今大家的观点。梁代文艺理论家刘勰认为 写作是有“术”的,他说:“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务先大体,鉴必穷源。”(《文心雕龙·总述》)他还说:“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由此看来,刘勰是非常看重“执术”。他所谓“术”,就是为文之“法”,强调了研究掌握“术”(写作方法)的重要性。没有写作技法想获得成功,就像赌博一样,只能靠运气。 姚鼐云:“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姚鼐是散文大家,他认为应先有所“法”而后才能写作。他对“定法”、“无定法”在给张阮林的信中发表过这样的见解:“文有一定之法,有无定之法。有定者,所以为严整也;无定者,所以为纵横变化也。二者相济而不相妨。故善用法者,非以窘吾才,乃所以达吾才也。”具体地说,“定法”是作者在写文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一定的原则与要求。清代理论家沈德潜也认为:“诗贵性情,亦须论法,乱杂而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说诗晬语》卷上),他讲究写作方法,但也反对拘泥死法。刘熙载在他的《艺概·文概》中也说:“长于理则言有物,长于法则言有序。”强调只有讲“法”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 金人王若虚虽然说过“文无定法”,但正是他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滹南遗老集·文辨四》)固定的体式虽然没有,大体的法则却还是必须的。清代的章学诚也主张“文成法立”,没有“定格”的,但也还是他说:“无定之中有一定焉。”(《文史通义·古文十弊》)在看似没有“定格”之中实际上却是有“一定规则的”。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的第一要素是积极的情感活动,写作时,首先要产生一种强烈的内心要求,否则是写不出,也写不好的。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叶圣陶先生还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写作中的“情”虽然重要,但只有“情”还不够,还要有“思”。而且“情”与“思”始终搅在一起,难分难辨,推动着写作过程向纵深发展,因此“思”是写作的又一要素。“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这里所谈的是言语表达的问题,如何用文字恰到好处的表达,就是方法和技巧问题,应是写作的第三要素。写作离了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不会是成功的写作。 综上所述,古今大家是主张初学者应有定“法”,文有定则,术有恒数。写作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律,同时又须妙运从心,随手多变,不为固定的成法所束缚。这些见解,今天也是可作殷鉴的。 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对于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写作虽然是一种复杂而辛苦的脑力劳动,但人人都可以学,因为人人都有写作的潜能,就如同人人都有说话的潜能一样。即使目不识丁的山民村妇,说起一件事情来也往往滔滔不绝、绘声绘色,记录下来稍加修改,可能就是一篇很好的记叙文。既然“我口说我心”是件比较容易的事,“我手写我心”应该也不会太难。可事实就是这样,写作却难倒了我们很多学生,这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是过早地被那些写作的清规戒律束缚住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情。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这种认为也不无道理。其目的是鼓励大家摆脱束缚,放开手脚,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思考,充分表现自我,彰显个性,不怕“胡说”,就怕“没得说”。但不能由此而否定掌握方法和技巧在学习写作中的作用,何况要从“要我写”到“我要写”,从“想写”到“会写”,从“写得出”到“写得好”,写作理论的学习和写作方法、技巧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现代文学家巴金曾经提倡过无技巧的艺术。他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探索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这确实是体会至深的经验之谈。但我们不要误解,以为写作真的不要任何技巧,甚至越无技巧越好。其实,没有任何技巧的名篇佳作是不会有的,只是成熟的作者无求于技巧,或者运用技巧圆熟自如,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清的地步,使你不觉得而已。巴金所说的最高境界,大概指的是此吧。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写作方法、技巧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无法之中求有法。通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然后是有法之中求变化。进一步掌握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标志。 写作也如同游泳,懂得了一些游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必须刻苦训练才有可能成为浪里白条的游泳高手。写作能力的达成和写作素养的提高,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实践训练,都与个人平时的勤奋刻苦是直接联系的。郭沫若有句名言:“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没有勤奋刻苦的精神,没有孜孜不倦的态度,是不可能把书读好的。“文学创作是没有捷经可走的,不要图‘一举成名’,不要怕‘无效劳动’,只有无数次的无效劳动才能使劳动有效。”(夏衍《生活·知识·技巧》)南宋大诗人陆游这样形容自己读书的背景:“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也曾经介绍过自己读书的经验:“三上”读书法——厕上、枕上、马上。同样的道理,学习写作是否有成效,最终还是落到“勤奋”二字上。 本书收录文章四十篇,由写作过程、表达方式、写作技法三部分组成,这仅是大体的归类,没有标准,所以如此,只是为学习使用的方便,并无其他深意。 第一部分是“写作过程”。怎样认识写作活动的特点?怎样丰富生活储备、扩大知识积累?怎样锤炼语言、激发创作热情?怎样收集材料、提炼主题?怎样运思筹划、布局谋篇等等,正确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是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 第二部分是“表达方式”。在行文过程中,根据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感情的需要,正确掌握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这些表达方式,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将各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是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第三部分是“写作技法”。写作如同一种工艺品的制作,不能不讲究制作技法。掌握了高超的写作技法,才有可能写出不同凡响的文章;只懂得一般技法,就只能写出平庸的文章;如果什么技法也不懂,那就要自叹茶壶里装饺子,有嘴倒不出了。可见,掌握高超的写作技法,是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本书在创作中,曾大量参阅了一些论著、报刊杂志及有关文献资料,并吸收和引用了其中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谨向所有为本书写作提供帮助的师长、同仁、朋友表示由衷的歉意和谢意。 由于自己学识浅薄,教学经验不足,书中许多观点不一定成熟,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祈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上一篇:
时代文化机构苑久荣《格言哲理论人生》
下一篇:
这是112测试
|
|
|
联系我们 |
|
湖北品牌网编辑部 客服QQ:840573529 业务咨询电话:010-52487360 QQ:593634808 投稿、投诉邮箱:lucky.27@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