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出书网冯志亮书评《走出燕园五十年》 |
发布时间:2010-8-12 14:38:12 浏览次数:881 |
|
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是中国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的传播地,红楼,燕园,未名湖畔是很多学子心目中的理想的胜地之一。未名湖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优美典雅的环境内充满着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自由独立,兼容并包”的校训,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子。蔡元培先生从全国各地聘请名师和著名学者,充实了北大的精神内涵,使北大拥有一大批思想上的大师,熏陶了一批又一批的北大学子。受这一良好传统的影响,北大人那惊天动地的宏伟业绩与默默沉潜的学术思索,共同汇聚成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与美,凝铸一段梦魂牵绕的不灭的记忆。北大的校友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都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做出了很多的成绩。而《走出燕园五十年》就是四位北大人潘超、余振鹏、刘世钧、王绍曾任组长组织撰写的关于北大人在离开母校,离开燕园五十年的生活,相互沟通,增进同窗友谊,并把他们的生活影像,留给后人纪念。 北京大学54级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专业的同学,入学时和后来转来的共有104人,有来自国家机关、厂矿企业的年轻干部,有解放军和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官兵,有刚刚走出中学大门的年轻学生,还有少数民族和海外归侨。五湖四海来欢聚,大家都有一颗共同的心—爱我中华,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学好运用新闻的本领,建设伟大的新中国。这些同学在毕业后,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很多的成绩:有全国著名的记者,有全国著名报刊的主编,有全国唯一拍摄过新中国历届中共领袖活动照片的摄影记者,有卓有见解并有著述的教授,有剧作常年演出不衰的剧作家,有享誉中外的翻译家,有编纂古典文化遗产的学者,还有在各自岗位上以老黄牛精神任劳任怨幸勤耕耘的诸多校友,还有的人被选为中共大会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政协常委、以及省市文联、作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新闻工作者协会等等社团的领导成员,获得有全国或者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之类的荣誉称号、以及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者。在这个群体中,虽然也有曾握有财权的官员,但没有一个腐败堕落的贪污分子,虽然有人条件艰苦或处境困难,但都坚挺度过了时艰,并尽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种基本概况表明:这群人的思想、修养、情操是高尚的。他们平凡工作的成果,包括大量的论文和著述,是奉献给社会的文化财富。他们是德才兼备的一群。是构筑共和国大厦过程中让祖国人民足可信赖的一代。书中这些人的生活经历,所写的虽然只是历史的边边角角、点点滴滴,但却反映着历史景观里的深层存在;尽管是日常平淡的生活,却依然涌动着深层里的激越。 书的插图部分是1955年一班获得“先进班”称号时的合影,1955年二班同学的合影,1955年三班同学的合影,中文系主任杨晦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1958年毕业前夕大合影,1988年北京大学90周年校庆时,分别30年的同学们第一次大聚会,1993年北大95周年校庆时,同学们依然感念“母校情,同窗谊”,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华诞师生的欢聚、百年校庆、师生畅叙,百年校庆:部分同学在新华社时的合影。 全书的正文部分是:王国乡-在苦难中求生的思索,文秉勋-误此一生,邓荫柯-干校纪事,吕凌柯-永远的记者,吕毓英—风雨浮生,朱锦翔—感谢天地,我活着,刘士昀—相依相扶五十年,刘发清—见面礼,刘勋华—我为祖国工作六十年,关国栋-此生庸碌作嫁衣,孙复--人间有真情,孙文烁—我这一辈子,孙东来—我的五十年,杨扬—旨趣也是力量,李天舒—漫漫风雨路,李程鹏—平平淡淡见真淳,余振鹏—“编”字伴我四十春,邹国昌—平庸而幸运的50年,汪大波—我的新闻情——五十四年新闻生涯回顾,张开欣—笔走龙蛇话沧桑,张丽莹—无题,张宪章—绝笔,金偃钊—当一辈子新闻编辑,孟传贤—望八自叙,赵虹—我与新闻有缘,胡贯中—半世春秋缴脑汁,一支秃笔写江淮,洪友生—人生是条波浪线,姜智—我的经历与感悟,莫椿娟—母爱,支撑我走过坎坷路,徐棻—艺苑蹊径长徘徊,唐理奎—我记者生涯中的“第一次”,黄钧—自悼辞,雷经农-一个心愿,两地情缘,潘超—祖国燃烧着我的激情,王富—牛腱的后半生,言吾—图文并茂地反映生活许行—记老摄影家许行,李玉兰—他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和遗憾,刘发清—“盛世不朽”后人评说—悼念陆佛为,孙文铄—血溅萝裙直道存—宁死不屈的林昭,刘振威—植根大漠魂归西天—献身塔卡拉玛干的韩其慧。 这些,基本上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北京大学54级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专业的同学毕业离开燕园五十年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在这个同窗学友耄耋年华聚首畅谈的时候,北大校友们对于已作古人的同学寄予怀念,对于情况不明的同学依旧挂念,对于伤病体衰没能参与这次团叙的同学,编辑组的北大校友和他们一样感到遗憾,愿他们好自珍重,安度百年。 《个人出书网》www.grcsw.com\《老人出书网》www.lrcsw.com\《学生出书网》www.xscsw.com\《家族出书风》www.jzcsw.net\《时代文化网》www.sdwhw.net\全国免长话费咨询:400-600-3236
|
上一篇:
个人出书网王万擘:深圳不是“文化沙漠”
下一篇:
这是112测试
|
|
|
联系我们 |
|
湖北品牌网编辑部 客服QQ:840573529 业务咨询电话:010-52487360 QQ:593634808 投稿、投诉邮箱:lucky.27@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