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出书网:中国家庭与孝文化 |
发布时间:2010-7-21 17:13:31 浏览次数:995 |
|
“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在《辞海》,“善事父母曰孝”“对于祖先也称孝”。西周之后,孔孟儒学兴起,孔子吧孝看作是先王治理天下,教化百姓的“至德要道”。而孟子更是把当时备受人们称道的尧舜治理国家的方法归结为“孝悌”二字。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历代王朝为了维护和巩固江山地位,丢推崇“孝道”。中华民族一直把“孝亲敬老”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也长久的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 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社会体制是以君王为轴心运转的,伦理于政治系统建立在父子、君臣关系基础上。哲学家黑格尔对中国的孝文化有著名的解说:“中国是纯粹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国家,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同时又是属于国家的儿女。”所以,就孝文化而言,黑格尔的论述概括很准确。中国的孝文化的,一是家庭性质的敬老养老思想和道德观念;另一个是对祖先、民族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在现代而言不存在着对君主的孝,而是对名族和国家的爱。 首先,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家庭性质的孝文化,是孝文化的主题,来源于中国传统社会,孝道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西方人们追求独立,子女成年,不和父母一起居住,因为他们的文化就是追求独立,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不会去互相干扰父辈和子辈的独立生活,这是他们的权利。而中国一个年轻人不赡养年老的话,就会相反,那是没有做到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可见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深深的根置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之中。是的,孝文化是来源中国古代,也深深的被中国人民接受,但它不是封建意识形态的东西,而是中国的优秀的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古代人民说“厚葬久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扬名显祖”等等,在当代社会我们已经摒弃那些形式的东西,而接受了“养亲”、“孝亲”、“兄友弟恭”等,这些不仅能使家庭和睦,还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都是中华名族文化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是文化的积淀。 试问:一个人如果连生养的父母都不养,还能对其他人好吗?一个连让自己长期生存、生长的家庭都不爱的人,他还会爱他的家乡,爱祖国吗?一个对父母不讲孝心的人,就是一个不讲良心的人。一个不讲良心的人,他什么坏事都可能干的出来,这就是“不孝之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国家都是由无数个小家庭组成的,假若每个家庭都能做到上慈下孝,邻里之间能做到和睦,人于人都以礼相待,家与家都团结友爱那么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不就是提高了吗?所以,中国在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让“孝亲养老”、“尊老敬老”不仅是道德规范,而且是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由此,我们不难得得出共识:孝文化是社会道德文化组成部分,发扬孝文化,形成“孝亲养老”、“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弘扬孝文化也是加强精神文明的一个部分。 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公司作为时代文化出版社、时代教育出版社、时代作家出版社、时代文献出版社等出版社的北京总代理,为您的著作出版办理国际标准(ISBN)书号服务手续。《个人出书网》www.grcsw.com\《老人出书网》www.lrcsw.com\《学生出书网》www.xscsw.com\《家族出书风》www.jzcsw.net\《时代文化网》www.sdwhw.net\全国免长话费咨询:400-600-3236
|
上一篇:
老人出书网:重阳节和中国孝文化
下一篇:
这是112测试
|
|
|
联系我们 |
|
湖北品牌网编辑部 客服QQ:840573529 业务咨询电话:010-52487360 QQ:593634808 投稿、投诉邮箱:lucky.27@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