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谱族谱网王万擘解析胡适与《新青年》的缘起 |
发布时间:2010-7-13 17:00:18 浏览次数:989 |
|
1917年1月年仅24岁的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同年9月在北大任教。《新青年》最早是由陈独秀开辟的。胡适后来回忆说:“《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二十年(指1910-1930年代)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 创杂志初期,困难可想而知,他们多次向胡适约稿,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开始携起手来,胡适与《新青年》建立了最初的联系。那时的胡适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求学,而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文学革命大潮,他在思考中国文学革命的关键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当时,有这种意识的人寥寥无己。 1915年的夏天,胡适曾经参加过革命工作而流亡在日本的陈独秀也回到了上海。抗日救国运动此起彼伏,陈独秀认为求国者必先改造国民思想,造就新一代有为青年,正如他说的“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他认为只有改革青年的思想才能获得革命的胜利。于是9月15日在上海出版《青年杂志》创办(也就是后来的《新青年》),在学术界取得无可争议的地位。胡适作为名人地位对巩固杂志的地位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独秀在1918年12月还创办了另一个杂志《每周评论》,另傅斯年和罗家伦在1919年1月创办了《新潮》,那么以《新青年》为中心,《每周评论》、《新潮》等杂志的相互促进下, “新文化运动”便全面展开了,这次“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作为新学术、新思想的领导人物使《新青年》等杂志的地位更加稳固。而且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终身大事》,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话剧创作。后来胡适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60多篇作品,可以说,这一时间里,胡适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和台柱子,也是中国白话文文学的创始人。 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正当胡适与陈独秀在《新青年》这块阵地上一起前进时,不谈政治的默契终于被打破,陈独秀陈独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决定把《新青年》作为这个小组的宣传阵地。胡适主要致力于学术、教育和文学等方面的改革,陈独秀却强调推翻腐败的传统和唤醒中国青年思想的必要。胡适作为学术和思想的领军人物,《新青年》的台柱子最后和陈独秀分道扬镳了。他离开了《新青年》,但对杂志的转变是非常不满的,他说:《新青年》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的汉译本。胡、陈二人在《新青年》杂志上产生了分歧,并不是因为两人的私人友谊,后来在陈独秀被捕之后,胡适非常的担忧和关怀。后来胡适回忆说:“时日推移,陈独秀和我们北大里的老伙伴,愈离愈远。我们也就逐渐地失去我们的学报。因为《新青年》杂志,这个(传播)‘中国文艺复兴’的期刊,(在陈氏一人主编之下)在上海也就逐渐变成一个(鼓吹)工人运动的刊物,后来就专门变成宣传共产主义的杂志了。最后终于被上海法租界当局所查封。” 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公司作为时代文化出版社、时代教育出版社、时代作家出版社、时代文献出版社等出版社的北京总代理,为您的著作出版办理国际标准(ISBN)书号服务手续。《个人出书网》www.grcsw.com\《老人出书网》www.lrcsw.com\《学生出书网》www.xscsw.com\《家族出书风》www.jzcsw.net\《时代文化网》www.sdwhw.net\全国免长话费咨询:400-600-3236
|
上一篇:
个人出书网:罗先哲写《文史集萃》介绍山东快书
下一篇:
这是112测试
|
|
|
联系我们 |
|
湖北品牌网编辑部 客服QQ:840573529 业务咨询电话:010-52487360 QQ:593634808 投稿、投诉邮箱:lucky.27@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