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志亮解析个人出书网论编辑的全程参与 |
发布时间:2010-6-29 9:40:32 浏览次数:1194 |
|
全程意识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出版速度、缩短出版周期的一种必然要求。无论是期刊杂志的主编,还是栏目的责编都应对栏目设置、还是出版机构,约稿、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印制、发行等环节进行全面跟踪。这是提高出版战斗力的一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全程意识里面含有敬业与竞争意识、导向与主动意识。 编辑的敬业精神是编辑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即要求编辑勤勤恳恳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处处体现出强烈的质量意识。并避免由于流程作业的滞耗,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要求编辑在选题策划、内容加工、装帧设计、印刷质量甚至发行工作等各个环节中都认真负责,而相互推读责任。同时期刊编辑必须从传统的加工稿件型向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现代编辑转变,要站在本领域的前沿,及时掌握了解最新信息和观点,使期刊既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又能为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编辑工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也是反映现实,需要不断的面对改革中的难题,以突显刊物的特色。 出版流程是一个整体性事件,尽管校对、印制、发行不是编辑的工作重点,但我们不能将各个环节割裂开来。我们必须以全程性观照,提升出版品质。具体的来说,通过发行环节的跟踪,可以及时地获得市场信息反馈,从而优化栏目设置;通过组稿可以加强与读者互动。比如《中国少年儿童》杂志的小记者版,其读者有时又是作者,通过全国各地大量小记者的写作,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互动平台,强化了读者的参与意识、刺激着读者的阅读兴趣,最终提升了读者的写作能力。通过对印制的跟踪,能够即时地发现文图效果物化的程度,进行反鱼式的经验积累,以不断优化期刊的视觉效果等。 作为新知识传播的载体,其服务对象是人,包括作者和读者。作者是稿件的源头,读者是市场,离开两者,就失去了生命力。服务意识是在出版业竞争激烈的当下,维护好市场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编辑工作是以作者的劳动成果为处理对象,编辑应通过工作关系和感情沟通同作者建立深厚的友谊。对年轻作者,编辑要满腔热情地扶植他们,使他们的作品逐渐走向成熟。对那些成名的作家,他们具有良好的文笔、思想敏锐、著述能力强的作者,要及时了解他们取得的成果。落实到编辑的工作环节时,这种服务主要表现在对作者投稿以后文章录用与否应尽早的回复。以简便、快捷的选稿程序,提高选稿效率。对来稿做到当天收到,当天初审,如遇特殊情况也不会超出3天。在退稿时,注意方法不能生硬。要体会到退稿时作者苦闷的心情。在退稿信中除用诚恳、尊重、协商的语气外,编辑最好能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向作者提出切实、具体的建议使作者拓宽思路、获得灵感,感受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从而激发其写作兴趣,积极进行再投稿准备。在编校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尽最大努力把错误率降到最低,把期刊的质量提高到最高点。做到尊重作者的观点,保持其语言风格,不能自作主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作者。好的编辑部的做法是,将作者邀请到编辑部或打电话或发电子函件,给作者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由作者自行删减,这样作者也比较容易接受,既让作者感受到编辑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又能使稿件达到发表的要求,作者在修改时也能受益,同时,也使稿件一次修改到位。 在面对读者时,好的出版机构会让编辑更应做到服务细致,以赢得市场好评时,如果编辑在处理与读者关系时不到位,会使得该期刊在读者心里大打折扣。比如读者来信,编辑不应漠视,要知道无论是表扬信还是建议倍,写信者都是基于对期刊的一种信任。还有读者来电,咨询一些作者信息、购书服务等,甚至是有的读者想成为作者技稿,事无巨细,期刊编辑都应耐心和热情地给以回应。 总之,在当今以互联网为特色掀起的媒体传播即时化,我们出版人肩负极强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就更强化了编辑的责任和全程参与的意识。 个人出书网(www.grcsw.com)、老人出书网(www.lrcsw.com)、家族出书网(www.jzcsw.net)、学生出书网(www.xscsw.com )、时代文化网(www.sdwhw.net)五大网站可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出版机构咨询电话:4 0 0 6 0 0 3 2 3 6
|
上一篇:
老人出书网王万擘谈编辑的创新意识
下一篇:
这是112测试
|
|
|
联系我们 |
|
湖北品牌网编辑部 客服QQ:840573529 业务咨询电话:010-52487360 QQ:593634808 投稿、投诉邮箱:lucky.27@126.com
|
|